2022年5月,武漢工程大學8188www威尼斯教師楊歡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PNAS上以研究長文形式刊發(fā)最新研究成果《Constructingnickel–iron oxyhydroxides integrated with iron oxides by microorganismcorrosion for oxygen evolution》:該文是武漢工程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PNAS上發(fā)表研究成果。同時也是楊歡博士在頂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fā)表《Preparationof Nickel-Iron Hydroxidesby Microorganism Corrosion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后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
PNAS是《美國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States of America)縮寫,亦是公認的世界四大名刊(Cell,Nature,Science,PNAS)之一。PNAS創(chuàng)刊于1914年,擁有超過百年的辦刊歷史,有著很高的國際聲譽。PNAS發(fā)表的文章涵蓋研究領域包括:醫(yī)學、生物、化學、物理、環(huán)境生態(tài)、社會科學等,是被引用次數(shù)最多的綜合性期刊之一。發(fā)表在PNAS上的文章往往代表了非常前沿的研究報告、學術評論、重大發(fā)現(xiàn),以及學科回顧。
![](/__local/9/F4/04/2CF11D2D98EF7DAD5B0BA083DA7_5CCE07C9_19C1.jpg)
自2020年入職武漢工程大學8188www威尼斯以來,楊歡老師深感壓力巨大,很多方面都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在平時的工作中,緊緊圍繞科學研究、課堂教學、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立足興趣、瞄準前沿做科研
當前,做科研需要頂天立地,既要重視基礎研究,又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服務于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針對清潔可再生能源高效轉化與儲存、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難題,楊歡老師圍繞電化學能量轉換與存儲技術中催化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的構效關系,將傳統(tǒng)的腐蝕工程和新興的電化學能源技術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性的采用一種自上而下的微生物腐蝕工程策略來構建高效析氧催化電極。該方法為大規(guī)模的設計低成本、環(huán)境友好、高效的電催化劑提供了新思路,對發(fā)展新能源技術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楊歡老師認為做科研給自己帶來最大的改變是對于目標的堅持不懈和淡定從容的心態(tài)。作為一名青年科研人員,會面臨很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申請基金、第一次指導自己的研究生、第一次組織會議等等,這些都需要克服畏懼心理,勇敢面對和嘗試。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結合自己的興趣、學校的平臺以及國家的戰(zhàn)略需求,找準自己的研究領域和方向,做好階段性的科研規(guī)劃。特別是在工作的起步階段,要基于自己現(xiàn)有的科研基礎和平臺,既要有引深,也需要拓展;要選準幾個點,深入開展一些能夠凸顯自己特色、并且能夠對未來產(chǎn)生較大影響力的持續(xù)性研究。
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法
信息時代,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感染力和學生學習的效率是教師時刻關注的兩個方面。對于工科院系的學生,課堂教學更多的是對其理論知識的講授,楊歡老師認為課堂教學的設計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內容的講授要適應學生思維認知的特點。就教學而言,脫離實踐的、單純的理論說教,難免枯燥乏味,不僅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熱情,而且也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烙印,其教育質量事倍功半。
![IMG_256](/__local/6/86/BD/B05695F8DFA2B8800D30ADDA6CF_8B89B9C2_4FD7.jpg)
在教學過程中,楊歡老師經(jīng)常會把理論知識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相結合,以應用為導向,讓學生知道理論知識如何學以致用,同時也能夠讓學生了解當前社會科技發(fā)展的概況,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此外,楊歡老師鼓勵本科生早進實驗室進行科學實驗,帶著問題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僅有助于理解課堂上講的理論知識,也有利于激發(fā)本科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教學方法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教學經(jīng)驗需要不斷的進行豐富積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立德樹人、德才兼?zhèn)涞娜瞬排囵B(yǎng)理念
進入新時代,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必須回答的根本問題?!皫熣?,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日常工作中發(fā)揮模范、表率作用,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塑造出合格的學生。
楊歡老師很感謝自己求學生涯中遇到的恩師,他們不管在為人處世、科學素養(yǎng)方面都對其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作為初入職場的青年教師,楊歡老師積極擔任新生班主任,對大一新生強調規(guī)劃的重要性,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指導本科生參加第八屆“學創(chuàng)杯”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比賽榮獲武漢工程大學校賽一等獎、湖北省比賽二等獎。對于研究生的培養(yǎng),楊歡老師指導研究生獲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基金,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從容淡定的心態(tài)。希望研究生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學習培養(yǎng),畢業(yè)后都能獨立開展工作,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發(fā)光發(fā)熱,為國家的進步貢獻力量。
個人簡介:楊歡,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畢業(yè),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后出站,2020年以第五層次優(yōu)秀人才引進武漢工程大學8188www威尼斯,加入江學良教授課題組。研究方向是能源器件、電催化和生物電化學。主持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博士后科學基金等4項科學基金項目,授權2項發(fā)明專利。在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atureCommunication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Engineering等國際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審稿 王濤)